5月15日,药学院药学前沿科技论坛(系列一)在尚德楼A1-101报告厅成功举办。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王杰研究员、上海科技大学潘赛勇研究员应邀作报告,药学院副院长卢定强教授、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德才教授、生工学科群师生代表80余人参加论坛活动。论坛由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孙炳峰教授主持。
王杰研究员以“两类活性二萜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”为题,分别介绍了迁移松香烷二萜villosin C和teuvinceone B的全合成、开发“单原子扩环策略“实现苯环型和䓬酮型三尖杉二萜集体合成,完成三尖杉二萜cephanolide A和harringtonolide的全合成工作。在合成villosin C的过程中,他通过比较谱图信息,纠正了分离文献报道的结构,展示了天然产物全合成在结构鉴定和修正中发挥的巨大作用。
潘赛勇研究员以“基于天然产物全合成发现毒性载荷应用于抗体偶联药物”为题,介绍了抗体偶联药物的研究进展。他指出,毒素分子是抗体偶联药物的核心,通过天然产物全合成可以解决毒性化分子难以获得的难题。他介绍了所在课题组开发的反向合成环醚策略应用于Halichondrin B、Norhalichondrin B和Eribulin及其类似物的全合成工作。
与会师生针对报告内容,结合自己科研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与两位研究员进行了深入交流,现场气氛热烈。
本次科技论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搭建了学术交流展示的平台,拓展了师生对天然产物全合成领域的认识和思考,进一步浓厚了学术氛围,激发了师生的科研热情,提升了学术素养。
作者:孙炳峰、朱辰龙(药学院);审核:李学明

